
3月27日,学校组织师生集中收看省委教育工委举办的“中华文脉与文化自信”主题讲座。学校在蒲河校区蔡冠深学术报告厅、崇山校区图书馆报告厅和马克思主义学院设置分会场。校党委副书记张洪新,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吴济龙,学生工作处处长张家道在蒲河校区参加收看活动。学生辅导员、思政课教师与各学院学生代表分别在三个分会场收看直播。



讲座中,中国文物学会专家委员会主任、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单霁翔通过阐释中华文脉的源远流长与文化自信的深刻内涵,分享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利用的宝贵经验,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子深入挖掘中华文脉的时代价值,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赓续中华文脉,坚定文化自信。讲座在师生中引发强烈反响。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刘永飞表示,文化自信不仅仅是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更是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创新性发展。我们每个人都应积极参与到文化遗产的保护中,通过传承和创新,让中华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的活力。
博物馆专业学生曹洺铖谈到,遗址类博物馆以真实的历史空间为载体,如北京故宫的九千余宫殿,为观众提供了不可替代的时空代入感。参观者们触摸到的不仅是建筑实体,更是“家国天下”的文化基因。这种对“原真性”的追求,反映了人们从单纯欣赏文物转向对文明源流的深度探寻以及人们不断提高的文化自信,其背后更是文化血脉生生不息的生动印证。作为博物馆专业的学生,我们也一定会继续努力,从前辈们手中接好文博工作的接力棒,更好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弘扬优秀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