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下午,校党委书记潘一山在蒲河校区纪检监察大楼报告厅,以《践行科学家精神,做一个中国式现代化辽宁实践的建设者引领者》为题,为蒲河校区博士研究生讲授了一堂富有思想性、时代感和感染力的思想政治理论课。

潘一山从“牢记科学家精神”“跟总书记学好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胸怀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树立道德选择就是经济选择的理念”“找到中国式现代化辽宁实践中的小场景大问题”“养成十个好习惯”等6个方面为同学们做了精彩讲授。
潘一山结合钱学森、陈景润、屠呦呦等杰出科学家的感人事迹,生动诠释科学家精神的深刻内涵,指出以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为核心的科学家精神,已融入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成为广大科技工作者乃至全体人才的根本指引。潘一山紧密联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指出科技创新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关键变量,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要素,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驱动力。他分析了科技创新的高渗透性和高成长性等特征,揭示了从跟跑思维向领跑思维、从传统路径向场景化应用转变的必然趋势。他以“创新是龙头、数据是根本、算力是基础、转型是路径、人才是支撑”,精练概括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路径,深入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在辽宁实践的重大意义。
潘一山着重强调了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重要性,特别是坚持“问题导向”的鲜明特点。他教育引导学子们胸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树立“道德选择就是经济选择”的价值理念,坚守学术诚信是不可逾越的底线。潘一山以“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为切入点,系统诠释了“题目-社会现实场景-真实问题-原因分析-对策建议”的标准研究范式。他对青年学子投身中国式现代化辽宁实践提出了具体指导与殷切期望,鼓励大家要深入社会现实场景,在辽宁振兴发展中寻找“小场景里的大问题”,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服务辽宁与服务国家的有机统一。
最后,潘一山寄语青年学子,要养成在干中学、坚持深耕、聚焦方向、从“纸来纸去”到“直来直去”、常怀感恩之心等十个终身受益的好习惯,期望学子们能将科学家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征程中,勇于担当,敢于创新,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建设者与引领者。

本堂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深厚、案例鲜活,既有意蕴深刻的思想引领,又有贴近地气的方法指导,为博士生们的成长成才明确了方向。课后,博士生们纷纷表示将以科学家精神为指引,感恩时代、紧跟时代、引领时代、不负时代,把个人学术追求融入辽宁振兴发展大局,在科研道路上勇攀高峰,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研究生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5年11月22日